业余学琴何必太专业--一位钢琴老师的经历

2015-07-08 09:29:12
在我国目前如此普及的学琴教育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业余学琴过于专业化”。

孩子学琴一般最好坚持到初三,有的家长可能不觉得这是件困难的事,但有些家长却说:不要说学到初三,我们孩子学到小学二年级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太苦了,受不了了”。

正是这种表面上似乎很合理的正规化、专业化学琴观念,导致了学琴苦、学琴累、学琴难的现象,导致了很多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产生了“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的结果。

我在当老师的时候也有“专业化”的观念,直到有一天,我受到了一个刺激,这个刺激对我整个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时我在外交公寓教很多外国孩子学钢琴。其中学生卡尔的姐姐刚刚从奥地利来北京过暑假,小女孩一直在学习钢琴,不想因为一个月的假期荒废了自己的学琴,她们的妈妈请我临时教孩子一个月。跑一趟赚两份钱,我很高兴又收了一个学生。孩子跟我上第一次课时第一首作品弹得不错,很流畅,我给她鼓掌,同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于是我示范,她再练,当她发现自己可以发出非常好听的声音时,非常兴奋。上完课,孩子说了一句话:“您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老师!”我当时非常有成就感。

第二个星期,孩子给我演奏,我发现和上个星期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我说:“我们这个星期再把这个曲子练好一点好不好?”这时候孩子有点不情愿了,她说:“周老师我们能不能有首新曲子”。我说:“这个曲子没弹好,这样通过太草率,等你弹完美以后,再学新曲子,OK!”

又过一个星期,我再来上课,还是和第一次演奏一模一样,没有任何进步和变化,这个时候我不高兴了,“难道我所说的要求你没有听懂吗?你听懂了!难道我要求错了吗?没有错!难道你做不到吗?能做到!那为什么就不做呢?”

这时候孩子说了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她说:“WHO CARES?”谁在乎呢?

这个孩子不再跟我学琴,她和我上了三次课,从开始认为我是她所见到过的最好的钢琴老师,到第三个星期一节课没有上完就不欢而散了,怎样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呢?

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刺激,让我彻底感觉到自己教学的失败。是呀,她是一个业余学琴的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坐在音乐厅的舞台上演奏,她自娱自乐弹给自己听,弹琴的时候,她觉得高兴、有成就感、很享受,对她而言这就够了,这就是她弹琴的全部目的。我们为什么非要用那么高的专业规格去要求一个业余弹琴的孩子呢?

在我受到强烈刺激后,开始意识到,学琴的孩子中,95%根本就没有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可能性,实际上我后来做的调查也表明,想让孩子从事音乐专业的家长也不足5%。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对他们进行那么专业化的训练呢?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