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示范作用及比赛的心态

2015-10-04 16:55:01

    钢琴艺术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教学主要是以个别授课(一对一)方式为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钢琴教师,不但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之尽快地进步。同时,教师本人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和演奏水平。我赞同这样一种见解,即:一个钢琴教师,如果脱离了演奏活动,他或她的专业水平及对音乐的判断能力就会退步、下降,以至最后当听到学生并不太好的演奏时,也会感到满意了。因为这样的教师首先是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因而导致不知不觉地对学生的要求也降低了。如果一个教室经常参加演奏活动,对自己的演奏力求做到尽可能好的地步,他们就会从实践中得到直接的体会和经验,随之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提高,就会及时而准确地察觉到学生演奏中的很多不满意之处。由于不满意,所以才会有严格的要求,才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水平。

    再进一步说,对于一个已列为教学课程的曲目,即使教师本人已演奏过很多次,而如果你只凭过去的印象来指导学生,只凭多年前的记忆来讲述一些要求,往往会提示的不得要领,讲解会很空虚。尤其是学生在弹奏中遇到难题时,往往不能立即点出问题所在。对于自己已经生疏的曲目,那就更成问题了。

    当然,一个钢琴教师是不可能演奏过所有的教学曲目。在我们的教学曲目中,还经常需要添加入中国作曲家的新创作,对于这样的新作品,根据我的经验,一定要尽可能地听取到作曲家本人的指点和讲解,尽可能地做到按照作曲家的本意来体会和表现乐曲的内容。驾驶自己熟悉了,有了一定的把我以后再指导学生。这样做比较合适。否则,你很可能在演奏上体现了与作曲家完全相反的意图。从技巧上来将,自己先备了课,就可以摸索到克服演奏中困难的经验。 教师走在前头,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样的新曲目。不能设想,教师本人不能理解他的教学曲目,自己又不会演奏,却能教出很好的学生。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计划中,应当安排大量的时间,给与教师练琴,特别对中青年教师,要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定期安排教师的演奏会、独奏音乐会以及公开演奏等活动。

    听录音应该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不能完全模仿,应当给学生听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因为学生容易单一地模仿一些表面现象。要引导他们对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中允许学生有一定范围的选择自由,要博采众长。看录像可以形象地了解演奏家的演奏方式,有些近镜头能看清演奏家是怎样弹的。录音、录像的优点是能反复看,还能慢放。让学生学会听录音看录像对他们以后一辈子都有帮助。连寝室也一定要动脑子分析比较,不是光动手指。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演奏作录音和录像,这样能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弹琴”中解放出来,然后让他们自己静下心作为观众来“听”和“看”。自己找出毛病,包括动作和表情方面。反复录,反复改进。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去听各种音乐会,音乐修养的培养是靠长期各方面的积累,潜移默化的。

    教师的演奏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演奏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准,演奏经验能融于教学,有助于教师抓住学生演奏的关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应组织学生们合作演出以及巡演,注意节目单的编排既要展现演奏者的长处,又不要让人感到他只能片面的弹某一种类型的曲子;既要考虑到专业性,又要考虑到趣味性。对于专业性强的音乐会,应该得到体现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音乐修养和深度。有些作品看似很简单,不是指技术而是指音乐,但真要弹出意境不容易。不能片面追求重量级的节目,弹得质量怎样要比一张节目单本身更有价值,要使弹的人满意,更应考虑到让听众听的满意。

    另外在准备上台演奏曲目时,对于曲目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除了加强练习外,还可尝试怎样补救以让演奏继续下去,以防万一。要懂得应变,关键是心里上不要慌,有备才能不慌。

    现在,参加国内外的钢琴比赛和演奏越来越多。学生从上台开始到鞠躬谢幕,特别是与乐队指挥的配合,以及学生的舞台化妆,服装搭配这些细节在我们的教育中不能忽略。我们应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台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能从容地上台演奏,才能发挥好。若条件允许的话,可借助摄像机对学生的排练和演奏录像,以便教师和学生做事后分析。

    学生和教师应以平常心对待比赛的得失。毕竟钢琴比赛只局限于青年选手层面上,比赛得奖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条件,但这成材之路还很长,还需要踏踏实实地努力,不能半途而废。比赛落选对学生也不是什么坏事,重要的是要能振作起来,作为经验积累,更加努力。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