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课堂丨52、力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021-06-09 21:25:03
单地说,力度就是指“用力的程度”。我们常说的强弱,就是指力度。
在讲力度的表现作用之前,首先,我们很有必要澄清两个不同的概念:力度并不是音量!虽然在很多时候力度大会造成音量增大,但音量的增大并不指依靠力度的增加,音量的增大主要是靠共振,如我们将音箱的音量旋钮调动,就会引起音量的变化,这时如果测量音箱的纸盆的共振,就会发现随着音量的增大,纸盆的共振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反之亦然。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将调音用的音叉敲击一下,它会发出一个音,但音量并不大,这时你将音叉的底部紧贴在桌子上,就会发现它的音量增大了,而你并没有改变敲击的力度!
 
力度是由振幅决定的,不同的振幅决定力度的大小,即音的强弱。但要注意,强与弱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音产生对比才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强弱关系。单个的音是无所谓强、无所谓弱的。
在音乐中,力度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力度在音乐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拍中的力度。即每一种节拍中的基本强弱规律,我们在演奏、演唱时一定要遵循节拍中的强弱规律,而不能随意改动。试想如果将二拍子的乐曲唱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那就会引起混乱。请参照相关章节。
二、节奏中的力度。即在每一拍(或每两拍、三拍)中的节奏类型所产生的不同的强弱规律。如一拍两音、一拍三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等等。请参照相关章节。
、旋律中隐含的力度。一般来说,音调向上(上行)会产生激昂、高涨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强变化;音调向下(下行)会产生低沉、消极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弱的变化。我们要了解这种旋律进行中的特点,并在音乐的演奏、演唱中遵循这种规律,才能够有良好的乐感表现。
旋律中的乐句也隐含着力度的变化,一般来说,乐句常用的力度变化的形式是先渐强-然后渐弱,形成橄榄形。但也有先强后弱的、先弱后强的、先渐弱-然后渐强的……这种变化一般都和乐句的节奏、节拍结构相一致的。所以在演奏、演唱之前要仔细分析乐谱中的结构,找出其中隐含的力度规律。
旋律中的乐句也隐含着力度的变化,一般来说,乐句常用的力度变化的形式是先渐强-然后渐弱,形成橄榄形。但也有先强后弱的、先弱后强的、先渐弱-然后渐强的……这种变化一般都和乐句的节奏、节拍结构相一致的。所以在演奏、演唱之前要仔细分析乐谱中的结构,找出其中隐含的力度规律。
五、歌词中隐含的力度。这仅限于歌曲之中,就如同人们说话时有重点词语一样,歌词中也有需要强调的重点词,它一般为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着意强调出来,在演唱中就要加重语气。而虚词(助词、语气词等)在句子中处于次要地位,就不要用过大的力度,而要有意地弱化处理。
总之,力度是表现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只要抓住力度的变化规律,就能够很好地表现音乐,从而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本文摘自公众号“聆听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