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琴的孩子、家长,您是哪一类型?

2015-08-10 14:28:00


    做为一名从事十几年钢琴教学的老师,虽不能说是阅人无数,但是确实也接触很多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我把学琴的孩子、家长大至分成了几类,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注定一定能学出来,有的绝对不会,原谅我说话的直白,以下是我的分析,大家看看是否有道理。

 第一类:孩子有一定天赋,所谓天赋就是对音较敏感,悟性好,学习认真。家长从孩子没有正式学琴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认真负责。按时认真的上课,课下不仅陪练的好,还能适时鼓励孩子。一路上,在孩子疲倦时给予鼓励,懒惰是给予鞭策。这样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一类孩子定能学成!可能他会在某一段慢一点,如改进方法,扎实基本功方面。一旦过去,定会一马平川,他(她)的人生也会因为音乐而精彩!

 第二类:孩子具备一定天赋、悟性,但是主动性差。要求家长不仅具备第一类家长的特点,还要有充分的耐性。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有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愿意练而永远的远离了钢琴。怕困难,是这类孩子的通病。其实学什么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永远是个弱者,不止在学业上,生活上也一样。对于这一类,最累的恐怕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讲清道理,严格执行。其实我的儿子就是这样,当必须做的没做到时,他想做的也绝不允许。当学琴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不是负担了。这类孩子如果遇上了严格的妈妈,孩子也一定会学出来。

 第三类:孩子的学习能力、天赋都与第一类、第二类不相上下,只是家长无暇顾及,认为有了好老师,又有了陪练,孩子就一定能学好。既然说到陪练,今天我就特意的说说。不是说请陪练不好,主要是陪练老师并没有带着着孩子跟主课老师上课,对于主课老师的要求不清楚、不了解,怎能执行好!有的老师水平还有些欠缺,对于错音和错指法都不能及时纠正。有的自己本身还存在着弹奏方法的缺陷,对孩子又怎能及时纠正!陪练老师最低标准应该是通过中央院钢琴九级的,当然对于五级以上的学生,他们还需要认真的备课,积极地与主课老师沟通。苏秦做为大师姐在假期曾经给几个学生陪练过,我把这几个孩子的情况跟她交代的很清楚,所以她陪练后,孩子们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家长也非常满意。所以说孩子不能随便的交给别人,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练,哪怕一周两三次也行。这一类孩子如果有了好的陪练家长,她(他)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

 第四类:孩子完全具备学习钢琴的可能,家长急功近利,要求速成。这类孩子很可能在一年内就厌恶了学琴。有的家长临时起意,为了小升初能作为特长生择校,当然这很正常。如果孩子5岁正常的学习,6、7年达到八九级也很自然。有的开始的很晚,又只能利用学习之余练琴。但是家长想在两年里达到八、九级。这样与客观事实所违背的事,我是不可能达到的,孩子更不可能,所以只能终止下一步的学习。

 第五类: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孩子随口的一句话家长就买了琴,对学琴知之甚少。还有就是看到别人学,自己也不能落后,管他怎样能,总之,别人学我也学,反正不能落下,学的怎样无所谓。这一类是我很反感的一类,刚开始的态度就不对,所以也不可能学好。去年我曾教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家长也是慕名从北京的另一头到我这,在不堵车的情况40多分钟,因为给他安排在平时的上午,早点、晚点对其他学生也没有影响,试教之后,我觉得孩子还行,零起点。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期的十次课,这十次课用了一个学期才学完。孩子他妈带着她整天的周游世界,不要说练琴了,连学琴的时间都没有。说实在的,中途我就想把学费退给她,但是我又怕伤了人家。终于十次课之后,我婉拒了她。要学就认真的学,否则就不学。我不想耽误我的时间,这些时间用来充实自己,比无谓的牺牲要好多了。

   各位已经开始学琴,或者正在有此打算的家长,看了我以上的分析,如果您认为有道理,可以对照一下,您属于哪一类。对于前三类的孩子和家长,您还需努力努力再努力。如果要是最后一类,我建议您还是早点终止,不要耽误了孩子。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