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律击键所涉及的一些相对概念

2019-03-10 16:09:16
   钢琴调律依靠一手击键、一手运用扳手得以实现。击键最主要的目的是为运用扳手提供足够的听觉信息。为了研究调律,我们需要研究“击键”。
《老子·二章》载:……有、无相生,有、无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喑、声相和,先、后相随……指出人们关于各种具体事物的概念是随认识者所选择的参照系(作为对立面)的不同而不同。在科学方法论上,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老子》相呼应。由此可知,调律击键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概念也只是一些相对的概念。
 
 
 
“快”与“慢”
      拍频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到,在一定的击键频率下(假定5次/单位时间),每次击键间隔的时间段内,拍频都会呈现出各自的特性。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无须听辨单位时间的拍频,只要击键频率适中,在每次击键间隔的时间段内,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拍频呈现出的各自的特性,而得出拍频增减变化的结论。
也就是说,只要能识别纯点并听到拍频的变化,而无须执著于听到单位时间内全部的拍,我们可以尽量地提高击键频率,使短促有别的、带有各自特性的局部的拍音的声响连缀成拍频变化的“线”(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常说的“听音头”)。
      如何判断我们的击键频率是否合适呢?——如果我们的击键频率使我们在每次击键间隔的时间段内无法分辨出拍频的增减及音色变化,那我们的击键“快”了;如果我们的击键频率使我们在每次击键间隔的时间段内能够完整地识别某一“拍”的拍频,那我们的击键“慢”了。
 
 
“轻”与“重”
      如果某一乐音的某次谐音与另一乐音的某次谐音的频率相等,则此谐音为这两个乐音的吻合谐音。如果构成某种音程的根、冠两音的吻合谐音的频率出现偏离,则两个声波相互干涉而产生“拍”。击键是为了获取调律的听觉参照——拍音,所以击键力度以使吻合谐音易于分辨为宜。
       如此,根据乐音的泛音属性——泛音总体强度自基音递减,为使八度音程根冠二音吻合谐音的响度均衡,高音区八度击键一般使用大指和中指、无名指两指。即,击键时中指、无名指自然并拢,与大指对应撑开,使手掌以手腕作轴上扬,然后自然回落,完成击键。
         反之,在低音区(八度)调律时,要尽量减轻击键力度,(左手击键)手型上以使用小指与大指为宜。原因是因为低音区琴弦相对较长,泛音较强,较大力度的击键易产生干扰听辨的高次序列拍音。
      当我们觉得增大力度击键会产生干扰听辨的高次序列拍音,不增大击键力度则响度不够时,我们可以利用开启三角钢琴琴盖或立式钢琴下门板的方式,在不增大击键力度的同时增大响度,同时避免干扰听辨的高次序列拍音。
 
 
击键对音准曲线的影响
      对于音准曲线的形成,比较广泛的看法是,它是调律师的自身特性及每一架钢琴的自身特性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于调律的结果。在这里,我简单地谈一下击键对音准曲线的影响。
由于琴弦的刚性,其振动频率的各次谐音要高于理想弦振动的理论数值,加之调律师的调律程序是在基准音组分律后分别向低、高音区进行八度扩展调律,所以琴弦的谐音非谐性会导致低、高音区方向的频率累计偏差,并由此产生音准曲线。
      弦槌的击弦历时会影响到琴弦刚性的展现。击弦历时短,弦就会被充分激发,刚性得到充分表现,谐音得以充分释放,频率累计偏差更夸张一些;击弦历时长,则反之。击键力度直接影响弦槌的击弦历时,无疑也就会对音准曲线产生影响。简单说,大力度击键,则击弦历时较短,音准曲线稍偏陡一些;反之会使音准曲线稍偏平一些。
       由于八度调律时,使用的是和声八度音程,而非旋律八度音程,所以更要重视击键力度对音准曲线的影响。
既然击键力度会微小地影响到音准曲线,我们也就可以适度地利用它去调律。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