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
还搬出霍老爷子来佐证
于是很多人就傻了,大师这哪里是“握鸡蛋”,这是“拍鸡蛋”啊,原来我们强调的正确手型都是错的啊。
于是我就笑了,你只看到了上面的霍洛维茨,还有这些霍洛维茨呐!
看到了吧,霍老爷子的手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啊
一个常识性的认知就是当你需要柔美圆润的音色时一般会选择贴键,低触键的处理方式,当你需要明亮颗粒的声音时你一般会选择高抬和站立的方式。
你们随便截一个霍老爷子的图来佐证,霍老爷子表示很无辜啊。
其实开头那句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是有一个前提,“舒服,自然,放松”是目的,是结果,是要达成的状态而不是方法啊。
学生一上来你就让她怎么舒服怎么来,那还要老师干嘛?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初学的学生他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手型最自然,最放松的。何况学生最开始需要学断奏,连奏,如果没有像样的手型,她的支撑从何而来?
如果学生一来,把手搁键盘上就是下面这个样子,那完全没问题
右 左
如果不是,你至少不能犯以下这些错误:
1、掌关节塌陷
大指、小指支撑不好所致;
2、翘手腕
手腕不放松所致,发音后立即放松,手腕“沉到底”;
3、折指
手指第一关节塌陷
4、大指离键
击键点偏外,手指没有站好,没有保持圆拱形手型;
5、大指外翘,内钩
6、虎口夹紧
手掌过于紧张,提醒放松;
7、小指平躺
小指击键点离黑键太近,小指第三关节未突出;
8、手掌倾斜
小指未站立好,第三关节未突出,小指缺乏应有的支撑;
9、手指粘连
强调支撑下的放松,手指各就各位。
其实,弹琴最放松的手型和人睡觉时的手型是一样一样的,手臂自然下垂,手指所有都是向凸出的,虎口自然张开,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首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好手型,然后将正确的手型摆在钢琴上。若要在琴上保持住手型必须使手指有一种支撑的力量,不然就像一堆烂泥。
一个正确的手型至少应该是:既保留了原自然状态的圆拱形,又保持所有关节无塌陷。
慢慢来,良好手型的获得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需要同学们不断体会和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