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王子”刘云天和他的母亲
2015-07-13 05:33:12
说起钢琴,你可能会想到朗朗、李云迪等钢琴家,而东莞也同样走出了一位“钢琴王子”刘云天。他走过了怎样的奋斗之路?他的母亲,又是如何发掘和培养刘云天的音乐特长的呢?下面一起走近这位“钢琴王子”。
这位倾情演出的钢琴家,就是刘云天,祖籍湖南。他的母亲段珊珊,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在家庭的熏陶下,小云天自幼就表现出音乐上的天赋。
刘云天的妈妈段珊珊 :“我只要弹一次他就能知道了。”
刘云天:“觉得这个钢琴像玩具一样,比较感兴趣。”
不久,刘云天全家迁到东莞万江,段珊珊应聘在东莞市儿童活动中心教钢琴。为了保证儿子的学习效果,一直到小云天5岁,妈妈才正式教他学琴。
段珊珊:“我说在活动中心,我就是老师,不是妈妈了,你一定要规规矩矩学。”
之后,刘云天师从李松 、竺林等老师学琴,屡获全市少儿钢琴比赛金奖。1999年9月,12岁的刘云天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为了离儿子近些,段珊珊又应聘到广州职业高中当老师。
市儿童活动中心主任 赵美荣:“刘云天的妈妈也是为了他放弃了这边的许多,把工作也调到了广州。”
然而,在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星海附中,没有师长约束的刘云天,渐渐让妈妈失望了。
段珊珊:“老师打了电话你这个孩子都不上学了,都不读书了,也不练琴了。”
得知儿子整天迷恋上网打机,段珊珊心急如焚,她赶到儿子的学校,跟刘云天进行了一场严肃的对话。
刘云天:“她说如果你再继续这样,那你就跟我回去读普通中学吧。”
段珊珊:“我说我不会多出一分钱,按照你的成绩,你考到哪个学校就读哪个学校。”
母亲和老师的批评,让刘云天端正了学习态度,他很快又成了品学兼优的尖子生。2004年,刘云天被学院推荐,角遂中国音乐最高奖——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金奖。
刘云天:“每天练琴差不多有6到8个钟头,每天都是这样,我老师也非常紧张我。”
金钟奖是国内顶级音乐高手角逐的战场。抱着志在参与的轻松心态,17岁的刘云天在决赛中超水准发挥,赢得了大赛的第一名。
段珊珊:“在中国是最高的档次,所以我觉得非常高兴。”
刘云天:“从比赛之前到比赛后我的整个体重减轻了10公斤。”
2005年,刘云天以钢琴、文化第一名的成绩,直升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2006年,刘云天还获得了一个巨大的荣誉——为视察广州的温家宝总理现场演奏钢琴。
刘云天:“温总理就跟我说,会不会弹舒伯特的曲子,我就当时临时就给他弹了一首,他跟我说舒伯特的音乐是发自内心的音乐。”
2009年,刘云天以优异的成绩获全额奖学金,入读美国密苏里帕克大学。此后,他不断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尽管唯一的儿子,无论是距离上,还是音乐造谐上,都离自己越来越远,但是,段珊珊一直视刘云天为最大的骄傲。
段珊珊:“我就希望他能把音乐传播到每个百姓家里面,我就心满意足了。”
刘云天从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到媒体口中的“钢琴王子”、“李云迪第二”。他的成功,得益于他母亲的因材施教,全力付出;同时,也得益于他能顶住诱惑,坚持不懈。刘云天的奋斗之路,对于现在许多学习才艺的孩子和家长,是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