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孩子“不学无术”却要学音乐?

2020-01-22 11:01:29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其他国家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接近诺贝尔奖获奖总数的一半。有人这么算:8071万人德国人,与全世界剩下的60多亿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其实,诺贝尔奖只是一项旁证而已,德国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理学、工程技术统统占世界领先地位。

 

    是德国人生来特别聪明?那可未必。  是德国人基础教育做得好?错!德国甚至没有学前教育!

 

    与其说德国人精于培养下一代的竞争力,不如说德国人善用艺术的力量,优化孩子的成长道路。

 

    德国宪法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德国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基本社会能力、动手能力,著名小说《中国兔子德国草》就真实反映了德国孩子轻松快乐的校园生活。德国人更重视浇灌孩子的情商,而在培育感性世界这一方面,艺术无疑是最佳的熏陶。

 

    全德国有8000万人口,举国上下有40000个合唱团,还有25000多个专业或业余的乐团或舞团。

 

    每4个德国人中就有1个能够熟练地演奏一种乐器或是掌握声乐技巧。德国孩子是玩多学少,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家长与客人津津有味地谈论音乐作品时,当他们演奏自己钟爱的乐器时,当他们领着孩子参加音乐会时,孩子对艺术的爱恋便产生了。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比用棍棒压迫他们苦学有效得多。但前提是要成功地创设能够让孩子感受音乐美的家庭环境,以促进他们参与其中的欲望。

 

    每年夏天,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孩子们聚集而来,参加“德国国际青少年音乐节”。在这里,孩子们所学习的乐器并不是一种成长的负担,而是激发他们感性世界的钥匙,更将是陪伴一生的挚友。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文章《我为何呼吁“人的一生至少要学一件乐器”》,文章告诉我们音乐教育对于人成长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

 


© 2006-2023 深圳市阿太琴行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2134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学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租琴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