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
听着虽然是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总觉得缺了什么,它甚至不能算是音乐。弹琴的时候,指尖的轻重,停顿的长短,都能反应出演奏者的情感,这就是音乐的“语言”。
著名钢琴教育家陈舒华老师曾在不同场合向家长们多次强调:让孩子学琴是要让他掌握音乐这种“语言”。
具体来讲,音乐的语言就是:比如说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悲怆在哪里呢?难道只是因为名字里面有“悲怆”这两个字?
陈舒华老师说:我们觉得悲怆,是因为这首曲子里用到了减七和弦,以及法国戏曲庄重的节奏,给人带来一种悲剧的崇高感。诸如此类的音乐语言,和钢琴背后的音乐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
音乐之所以会美好,是因为它会洗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激发人的生命灵感。这是每个琴童在学习钢琴的时候的一份天赐的礼物。
不能读懂音乐的语言,再熟练的技巧也只会成为一个弹钢琴手艺者,而不是钢琴艺术家;不能读懂音乐的语言,再美好的音乐都只是一个“练习曲”,生命中就有一大块美丽的东西变成空白。
所以今天要给大家推荐陈舒华老师的《探寻黑白键上的艺术》这门课程。这系列课程,正好填补了国内音乐教育的缺失,为钢琴培训注入人文内涵,帮助那些想要了解音乐的人、想要学习钢琴的人,以及希望给子女带来更好钢琴教育的父母,多维度地了解钢琴学习理念和钢琴背后的音乐文明。
这门课程将为你带来:
从300多年前的古钢琴到近代特立独行的现代乐派娓娓道来,你将漫步百年音乐时光长廊。
通过音乐,重回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读懂各个时代灵魂深处的热情与彷徨,让音乐的经典风华在你心中复活。
拥有20年一线执教与演出经验的钢琴教育家陈舒华,培养过多个钢琴演奏的世界冠军,他的教学不仅注重钢琴的弹奏技巧,更注重音乐素养的培育。
哪些方法能做到科学有效引导?
如何避开重技巧不重音乐修养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的音乐之路少走弯路?
你将听到陈舒华对此的精辟论述。
我们为什么听不懂古典音乐?为什么理解不了它的美感?
因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不同,它讲究逻辑性,具备形式美,乐章与乐章之间有合理的联系动机。
名家的点拨,能帮助你轻松又有体系地入门古典音乐。让你听懂音乐里丰富的细节层次和美感,有深度有趣味地欣赏艺术之美。
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深入了解音乐巨匠的创作背景和精神世界后,你将了解古典音乐背后的文化礼仪,尽兴得体地享受音乐会及相关社交场合。
你将从音乐中汲取艺术和美的精神力量,唤起生命的诗意与深情,丰盛的内心能给我们带来一辈子的满足
谁来讲这门课程?
▼
主讲人·陈舒华
被称为”钢琴之岛”厦门的音乐名片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后前往音乐之乡德国深造,
毕业于国立弗赖堡高等音乐学院。
2006年作为人才引进回国,
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他是厦大的明星老师,校内独奏音乐会人气爆棚到需要采取车辆限行。
他曾受邀至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希腊等地演出讲学,活跃于海内外的各类音乐活动中,在社会音乐界也颇具影响力。
他多次受邀担任国内外大型权威钢琴比赛评委,包括日本大阪国际音乐大赛总决赛、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等。
他的学生多人次在国际及全国比赛中获奖,曾指导学生摘得意大利第Euterpe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法国Teresa Llacuna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星海杯第一名等多项奖项。
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场古典音乐的盛宴,钢琴的历史发展,大师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时代沿革,以及,那些扣人心弦的美好声音,满满都是情怀和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