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你和朗朗就差一步)
2015-10-29 05:13:09
这篇文章我想了很久。不知道应不应该写,我觉得内容是比较尖锐的,也比较矛盾,当大家看到我这篇文章时,就代表我决定写出来了。
每次遇到新学生或者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我听到最多的几句话或者一种观念吧就是:我不想让他弹成钢琴家,只想让她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我自己也会在介绍教学手法上提这些)还有比如老师我的孩子不喜欢钢琴吧,要不先停停.....。
每次我遇到新学生或者跟家长交流的时候,总会有一句话贯穿我的内容那就是,不论您让他学什么,其实都是一灵百灵,学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如果没有恒心,学什么坏什么。包括学习文化课等等。弹琴真弹得好的学习也差不了。练琴可以间接反映这个孩子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喜欢音乐的孩子很多。但是知道努力才会得到的孩子确少的可怜。
想学什么入门是很简单的,1节课我可以教会小孩弹出玛丽有个小羔羊,10节课我可以教会他双手配合弹奏玛丽有个小羔羊,但是100节的时候呢?1000节的时候呢?是内容的问题么?不是,是能不能坚持下来的问题。如果是那样,是不是会感觉苦比兴趣大几百倍?那么孩子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兴趣也不想吃苦。我们叫ta这个时候是个过渡期(从兴趣转变为学习)吃饭为了学习。睡觉为了学习,玩为了更好的学习,但有几个孩子能想到,练琴也是为了学习呢?更多的还是练琴、弹琴为了玩。
话题我们在转回到开头,家长总说我就想让他提高一下修养,培养培养修为,但是有几个家长心里不想自己的孩子能成功,能成为钢琴家?那又能有几个家长会直接跟我说,老师我就是为了我的孩子能成为钢琴家来学习的。如果您真的跟我说出来,15年以后你再看这个孩子,保证错不了。肯定有小成。
那为什么家长不说呢?是不想给孩子压力,还是要给自己跟孩子留面子?我不想去想
如果孩子正在我们刚才说的那个过渡期的时候,家长一心软,孩子一偷懒,再遇到个不负责的老师,行了。3年这孩子练小汤2都弹不完。首先心疼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我们不能去抗争,那我的孩子学不好看来是老师的问题。要么就是我的孩子不适合学钢琴。如果您觉得您的孩子不适合学钢琴,那么请您放心,ta别的也学不好。(还能放心嘛?)
有几个孩子的家长确实能看清楚是自己孩子不好好学导致的问题呢?要看清就得有参照物。如果2位家长分别带着孩子来找我学琴,一个学的很慢,进度走的很慢,一个3年跳级考该考5级了。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觉出来,有问题,是老师教的不好么?那她的孩子上课我也听过啊,是我自己不负责么?每次我都很负责的写笔记。那您说问题在哪里?还是孩子本身的问题。
3个因素都围绕着钢琴公转并且自转,找到交点,开始学习钢琴,谁最先找到就有责任帮助另外2点加快焦点的形成。老师的责任更大些。
为什么钢琴最好小时候学,因为心无杂念,孩子不知道学钢琴的目标是什么,因为ta只懂得学习,学习不为了报效祖国,学习不为了以后的生计,为什么?为了玩的更好。我们叫心无杂念,就像现在回想起上学的日子,有几个大人能承受再来一次的压力呢?
当大人发现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时,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朗朗、李云迪。你以后就得像他们那样。
我教琴学的最差的孩子都会这么说:“我以后要成为朗朗”宝贝们朗朗不是冰棍,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你得练啊,苦练,当感觉很苦的时候,孩子就会很轻易地在心里说“去&……%%……%朗朗吧”我呀还是玩我的吧。这时候你怎么要求ta自己练?自主学习啊?家长一心疼,孩子一撒娇,再赶上一个不负责的老师,行了。
所以我老说,既然选择就需要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包括家长也要这样去对待。
入门容易,学起来难,玩票的有的是,但你让他一上舞台,傻了眼了。我看现在大多数孩子在玩票,家长呢?有几个确确实实就想培养兴趣的?谁不愿意把钱放在刀刃上?
接着说我有个学生3年小汤2没学会的情况,孩子根本没有兴趣,看见琴就哭,可是家里买了琴了,家长不想放弃,刚给我这个孩子的时候,对我说我家孩子能随便弹点就行了,也不要求她考级什么的。现在跟我学了有一年了,开始问我了,老师我孩子什么时候能考级呀?家长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都可以理解,也能深深的体会他们的艰辛。
但是家长心态都一样,开始学的时候不显山不显水的,到后来孩子有1分的成绩,就想着马上要求到10分。殊不知她的孩子还在钢琴艺术这个门槛前面,迈进迈出的呢。根本就没踏实下来。所以我们要叫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尽力而为。
为什么我说你和朗朗就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大家看完我写的东西能体会出来这一步是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