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时期音乐反映特征
刚出生
·出生2天就可以对声音作出反应
1月 ·开始寻找声源声音高低的变化会引起心脏速率相应的变化·能发出3-4个音调,在出生后20天,在婴儿醒着的时候,妈妈用缓慢、柔和的语调对他说话,如"好宝宝,你醒啦?""我是妈妈,妈妈喜欢你"等等,还可以给婴儿朗读简短的儿歌,哼唱旋律优美的歌曲。主要目的是给婴儿以听觉刺激。
2月·喜欢聆听乐曲和歌声·能配合音调变化进行音乐“交流”
3月·能从其他声音中辨出话音能辨别出八音度中2个音度的差别,寻找声源,是一个可利用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时期内让孩子继续听胎教音乐,可以逐渐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使宝宝从小就有好气质。不然的话,胎教期间宝宝形成的对音乐的感受就可能会失去,
问题:成年人中也有许多是听不懂音乐的,宝宝那么小,又怎么可能知道音乐在传达什么呢?
让宝宝听音乐不存在“听懂”或“理解”的问题,而目的只是让宝宝感受,着眼于“熏陶”和“感染
4月·开始对音乐做出积极反应(而在此之前婴儿还只是个被动的听众)
5月·开始对韵律和音调做出反应能够分辨出只有两个音级差别的音调
6月·对音乐源表现得既兴奋又惊讶对音乐表现出肢体反应,常随旋律而摇摆或跳动和着音乐的旋律发出呀呀声
7月旋律变化时会晃动脑袋,这些旋律变化包括音符间隔的变化与声调的升降
8月能辨别旋律中细微的节奏变化
9月开始发出的呀呀声虽不连贯,但已具备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或者按照科学家的说法,他们已经开始“有节奏地胡言乱语”了
10月易于从自己的角度辨认旋律,但还难以从别人的角度去辨认旋律
11月开始说出比以前更复杂的“呀呀”歌曲
12月·模仿音调并能唱出自己的声调对喜欢的音乐表现出兴奋,而对不喜欢的音乐则表现出不快
训练方法:对婴儿进行音乐训练,应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唤醒小儿,可以选用较为轻快、活泼的音乐,播放时音量从小慢慢放大,待小儿醒来后,音乐可继续一段时间再停止播放;给婴儿乳哺时,可辅之以悠扬的音乐,这样能激起小儿的食欲;引导小儿入睡,可选用徐缓的《摇篮曲》,音量要逐渐放小,待小儿入睡后,再徐徐消失。上述音乐的选用和编排,应当相对固定,以便让宝宝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倘若婴儿在无病痛啼哭时,不妨试着用音乐安慰他,此时可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摇晃。婴儿喜欢那些简单而又具有重复节奏的音乐。注意:不要给孩子较长时间听音乐,如婴儿常听音乐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兴趣二不要给小儿听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孩子用耳机听,以防对孩子造成危害,而不能发挥音乐对小儿的良好作用。
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时期(1-2岁)
12-15个月●身体对音乐的刺激反应增强---表现积极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发音的控制能力增强---听到音乐时,开始频繁发音,并能更好地控制声音。
15-18个月●对低频音显得更为敏感---高频音在此之前比低频音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但之后,孩子听低频音的能力逐渐加强。
18-21个月●动作与音乐相配---能在短时间内做到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单词的回声重复---开始重复部分歌词并参与唱歌。●把握音高的能力加强---开始能够更好地掌握音高标准。
21-24个月●能唱较长的歌词短语---学唱旋律节奏简单、较长的歌曲。●无意识的歌唱增多---在没有音乐的伴奏下,无意识地哼唱较长的自编歌曲。●唱歌的次数增多---开始整天不停地唱歌。●歌唱中的创造性增强---开始自编自唱。
训练方法:晃身体,2岁以下的宝宝以大动作为主,妈妈可以给宝宝听各种节奏的乐曲,让宝宝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身体,全身都动起来!
2-3岁发展期
24到30个月
·自己创造歌词:为熟悉的旋律谱上新歌词。
·随音乐而动:听到音乐,用更多的身体动作与技巧来作出反应。
·模仿音调:虽然不是很精确,但能够模仿他听到的音调,
·模仿曲调:开始模仿他听到的一些曲调。
·重复一小段歌曲:至少能准确重复几首歌曲或一小部分有节律的曲子。
·使用乐器:能使用小的打击乐器,吹简单的管乐器(如喇叭),摇铃或手鼓。
30到36个月
·知道一些儿歌:能重复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
·意识到音乐的形式:33个月左右,懂得音乐有固定音高的小间断和重复。
·知道音乐的符号:开始理解诸如强弱、高低、快慢、升降调等音乐符号。
·根据韵律唱歌:能根据韵律变化,唱相对应的歌。
·不断跳舞:用优美、饱含感情的动作跳舞,包括身体和手臂运动。
·根据不同旋律,弹奏乐器:尽管他的演奏能力有待提高,他已开始能根据不同旋律,弹奏相应的乐器声。
训练方法:30个月后可进入奥尔夫教学体系用语言、游戏、律动、唱歌、乐器演奏、即兴创作与表演的综合形式让宝宝理解音乐与节奏,让宝宝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
音乐能力培养期3-4岁旋律智能发展
3岁是培养听觉能力最佳时期,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对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有了准确的听觉能力,还要有准确的歌唱反应能力和良好的节奏感。3岁孩子已经会按旋律敲击节拍,按节拍作律动。幼儿的发声器官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非常娇嫩,易疲劳,应当从日常生活和歌唱中,注意保护孩子的发声器官,使之健康发音。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三岁左右开始比较好。但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最好让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做启蒙老师;二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而定,如果孩子实在对音乐不感兴趣,最好不要强求。
训练方法: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导入。3岁办可开始学习乐器。
3岁后音乐训练常见问题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
来自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它是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一,适用于儿童,让他们了解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追求的是动作、舞蹈、语言的紧密结合,以人为本的贵族教学体系。
节奏训练很重要吗?
是的很重要,在音乐学习中,节奏训练可培养孩子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强音乐记忆力,以次来发展音乐表演技能的基础。
孩子何时可以开始学习钢琴?
1、3-5岁是学音乐的好时期,也有的2-3岁就开始学钢琴了。2、大多数幼儿在2-3岁时就已表现出对音乐的喜爱,所以3岁多,4岁学琴也未尝不可。而一般来说5-6岁开始学琴也不算晚。
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环境
。
●唱歌
孩子抱在怀里,坐在童车中,或躺下小睡时,你可为他唱许多新歌。尽可能选择一些歌词中有许多重复词汇和短语的歌曲;尽可能选择一些即使孩子不唱但也能和他所胜任的活动联系起来的歌曲,这样他就可以参与。
●用音乐进行交流
做一些玩手指游戏,动作韵律游戏,呵痒游戏和跳舞等。
●演奏乐器
把一些高品质的乐器(打击乐器为主)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演奏”这些乐器。同时,积极参与到她的音乐“演奏”中去,但不应想着去支配她的“演奏”。
●名曲欣赏
播放结构复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最好是选用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的乐曲。
●即兴创作
以音乐作为创造性游戏的出发点,根据大家都熟悉的一些歌曲自己编写歌词。此外,你可哼唱一首歌曲,看看孩子能否猜出;也可根据白天发生的一些事情编写出几首滑稽可笑的歌曲。要鼓励孩子唱各种歌曲,并告诉他,他所唱的对你来说都是优美的音乐。
让音乐充满了孩子的生活
?/P>
的孩子好象有所反应,那就是最适宜给他播放的音乐。
4、开始为音乐学习打基础
早期聆听音乐与接受音乐训练将为他们以后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语言的学习过程一样,一个置身于魅力无穷的音乐中的孩子,就获得日后学习乐器的基础。 5、轻哼,舞动,跳跃,打拍子
对你的宝宝来说,开始正规的音乐学习确实显得太早,但你仍然可以将许多有关音乐的活动引入孩子的生活。像听音乐时随着节奏轻哼,舞动,跳跃或者打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