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弹钢琴若想学得好,就必须打一个好基础。我们所说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一)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有了兴趣才有自觉地学琴的动力。
教师应耐心地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或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奏,或去听音乐会,听录音,参加演出和比赛等等。
教材要多样化,技术练习要练起来有趣味。课堂气氛要活跃,对幼儿更是游戏般地学习。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切不要凶甚至粗暴。总之,让学生喜欢音乐,愿意去下功夫,而不是怕学习或反感。
(二) 教会学生正确读谱
先认音符,高低音谱表一起学,每堂课都要检查,要求家长在家里反复练习。节奏也分开来训练,数拍子打节奏或打拍子说节奏。音符和节奏,这两方面都形成独立的条件反射后,再合在一起读谱。
识谱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但这只是解决认谱问题的开始,真正学会正确读谱还包括许多其他知识,比如音符的时值、休止符、临时升降记号、奏法、连线等。这些都属于正确读谱的范围。学生第一步必须学会认真读谱,按照作曲家的意图弹奏。
(三) 树立美好的声音概念
弹琴应该自然放松,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钢琴,使钢琴发出干硬的声音。科学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演奏发展史中二百年来演变的结果。利用自然放松的手臂重量与积极灵活的手指相结合的方法,弹琴声音比较好听。
(四) 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
在初级阶段,手指的基本练习是不可缺少的。手指的五指练习,用各种变奏,转所有的调,无论对熟悉键盘还是对训练手指独立性和均匀性都很有好处。
音阶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各个时代的作品都离不开音阶和琶音。教音阶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规律,让学生容易记,要作各种变换练习,使学生愿意练。
每一堂课都要检查基本练习,学生必须天天练,养成习惯,这样才能练出功夫来。不能平时不练,要考试了才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