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公布的2016年艺考专业介绍,专业主要分为以下七类: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广电、影视、戏剧类(如播音主持、表演、导演等)、管理类(如影视制片、艺术管理等)、公共关系学类(含空乘、宾馆服务等)、理论类(如音乐理论、舞蹈史论、美术史论等)。
姑且先以投入周期较长、艺考专业性较强的前三类为例,为各位家长奉上账单。
1、置办器材费
郎朗3岁学琴,毕加索4岁学画,对艺术充满热情,在艺术领域有所造诣的人大都自幼开始专业启蒙,所谓出名要趁早,对艺术家来说更是早学早成才。那么我们就按照5岁开始学习艺术专业,18岁参加艺考,总共13年的时间,为家长们的教育投资算算账。
给孩子置办各种工具是学艺的第一笔开销。学音乐要乐器,学舞蹈要服装、器械,学书法和绘画要笔、颜料、砚台等等,同时还要购买各种教辅书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各专业工具的投资费用。
音乐类:
一架钢琴价格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家长们是不会在乐器上亏待孩子的,所以大多数人会买中等价位的钢琴,均价1.5万元。
从小到大的学习中,由于孩子身体状况在变化(比如长高、手指长度的变化、体力的增强),同时随着专业水平从初级到高级的提升,以及乐器使用中的损耗,以下乐器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会更换2至3次。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等),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民族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等)平均下来也有1.5万元。
牛妹采访到去年参加过艺考的杜同学,她说“我6岁学习小提琴,从小到大换了4把琴,有一把是出去参加演出摔坏了,其他都是考级需要和想有更好的音质效果换的,我算是比较废琴的,至今在买琴上差不多花了6、7万,去年刚买了一把4万的琴”。
“乐器上额外的花销,比如弦断了要更换,平时要买松香,有时候要请专业的人调琴,然后每个阶段要买新的谱子。”她补充道。
以一台钢琴为例,在不更换的条件下,牛妹算个总数:
乐器费:1.5万元
每年的乐器维护费、教辅资料费:3000元
总花费:1.5万+0.3*13年=5.4万元
美术类:
美术类的学生,工具上主要是品类较多,更换频率较快。材料大概有笔、墨、纸、砚、字帖、笔架、小书架、素描笔、水彩笔、调色板、画板、教辅书籍、写生模具等。
总花费:每月300元*12月*13年=4.68万元
舞蹈类:
牛妹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黄同学,她说“小时候练舞,家里给装了把杆,后来有面墙安了排境,在家练舞的时候要用垫子,再就是服装比较多,很多时候参加演出也要买专门的服装和鞋子,大概每年会有3、4千”。
她补充道,“我们没什么器械维护费,跳舞的工具就是自己的身体,练舞最常发生的就是身体拉伤,有时候强度比较大,爸妈会带我去按摩,每次按摩也是100左右”。
每年服装费、器材费:2000元
每年身体护理费:2000元
总花费:4000元*13年=5.2万元
2、平时培训班开销
现在的父母都笃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是“别人家孩子有的,我们家孩子也要有”。所以每个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特长,自然就要上艺术培训班。有需求就有供给,市场上的各类培训班从幼儿班直通艺考班,一应俱全。
市面上各类培训班五花八门——1对1授课、大(小)班教学、名师指点,每种培训的费用有高有低,牛妹以美术类为例来算一笔账。
牛妹采访到从事艺术培训近30年的老师兼画家樊云,他介绍“绘画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训练,一般学到高二很多学生就去参加专门的艺考培训了。我开设的培训班是按课时收费,不分年龄段,目前很多孩子是每周上一次课,一节课3小时,我的费用比较低,但我了解到的市面上普遍价格大约在两小时300元,也有些名师收费较高,大约是均价的几倍”。
此外,他表示,“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画,是因为艺术考级达到一定水平,高考可以加分,最高可以加25分。同时,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和比赛,如果获奖对孩子升学、读重点学校也很有好处,所以家长很乐意花钱让孩子参加各种名师写生团队,给孩子花钱参加少儿美展等等,其中的花费有高有低,有的写生费用一次也达到5000元左右”。
牛妹先计算在艺考培训之前的花费:
每月培训班费用:300*4=1200元
13年的培训费:1200元*12个月*13年=18.72万元
每年平均参展、考级、写生费用:5000元*13=6.5万元
总花费:18.72万+6.5万=25.22万元
3、艺考专业集训开销
“只要参加艺考的人几乎都上过艺考集训班,就跟出国要专门报托福雅思班一样。”一位美院在校生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