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习和其他任何一门功课一样,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科学的训练讲究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使一首比较简单的乐曲也涉及很多的弹奏技巧,而每种技巧在一首乐曲中出现的频率不可能是很高的,所以这些技术的获得就必须去练习那些专门的练习曲才能够实现。练习曲汇集的钢琴演奏技巧,是提高技能的必经之路,只有多练才能使我们熟练钢琴的曲谱,提高演奏水平,锻炼手指,以不断适应那些程度更高的乐曲。
▲【钢琴老师微学院】郑轩老师基础班学员袁丁作业:《牧歌》
一、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演奏的命脉
初学钢琴的阶段是重要的基础阶段,此时的弹奏方法和习惯将会影响到整个学习过程。
(一)坐姿
弹奏时的坐姿非常重要,因为正确的重心位置可以使身体、手臂活动自如,适当地调整坐位高低与远近,使弹奏者便于在弹奏时把手臂的重量送到指尖。调整坐姿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调整坐位与钢琴的距离。上身坐直,用双臂轻轻提起双手置于键盘之上。这时如果肩肘部正好在胸前方一点,上臂与前臂形成一个略微大于90度的钝角,坐位与琴键的距离就基本合适了。
2、找到整个键盘的中间点。有钥匙孔的钢琴,钥匙孔就是中间。没钥匙孔的,将双脚直对两个踏板,就坐在正中了。
3、调整坐位的高低。上身坐直,双手置于键盘之上,如果肘部略微高于键盘的平面,坐位的高低大致就合适了。
▲【钢琴老师微学院】温璐璇老师二年级班学员:清风作业《巴赫小步舞曲》
(二)手型
手型不仅是“门面”,而且影响到以后的钢琴学习。正确的手型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容易弹奏出集中、有颗粒性、圆润饱满的声音。
前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型,每首乐曲都会对手的弹奏姿势产生新要求。可以说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手型模式,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
对钢琴初学者来说,强调培养一种正确的手型,是为适应钢琴琴键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让手指最有效、最舒服地运动。我们把这样—种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
不能把某种基本手型视为一种绝对正确的手型。这种概念的区分非常重要,要明确这一点。手型的基本要点包括: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
2、掌骨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塌陷。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一个指头对准一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正摆在琴键上,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二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黑键应弹在键前端位置。
▲【钢琴老师微学院】温璐璇老师《车尔尼599精华学习班》素冰作业
二、加强识谱能力训练
教学中从最初的识谱的基本要素开始,例如音准、节奏、指法等等,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在谱面上有明确标记,在识谱时一定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原始意图。但有时候在谱面上我们无法一眼看出这个音要用断奏、连奏还是跳奏,这时就必须通过承上启下或者是对作品及作曲家风格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做到准确演奏。识谱能力的提高还包括读懂乐谱中力度标记、速度标记、音乐表情术语、装饰音、踏板讲解和运用等,只有让学生全面、正确、深入的识谱,才能更准确的领会作品内容,达到学习作品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素养。
三、基本练习的弹奏是钢琴演奏的能源
为什么有的学生花几个月时间可以把考试曲目练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弹奏最基本的五指练习、音阶和琶音,不知道哈农是谁?为什么有很多钢琴学习者,只弹奏那些自己感觉好听的曲子,虽然能保持一定的兴趣,可进步却相当的慢?为什么一首乐曲,在抒情或节奏舒缓的部分,有的人演奏得非常精彩,当节奏开始复杂时,就很难演奏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基本功的问题。
如果说弹奏技术、弹奏方法是钢琴艺术大厦的地基,那么基本练习曲则是整个钢琴弹奏技术的基础。任何乐曲的弹奏都离不开灵活、有力、均匀、敏感又听指挥的手指。天生就具有这些条件的人是极为罕见的,绝大多数人要通过学习、练习才可以达到。要使手指既有力又有速度,真正达到协调,从学习钢琴开始,就应该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经过有效的训练以后,很多曲子只要一看乐谱,就能“顺理成章”地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