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音体系中,每个音的音高都是由人工规定出来的,但历史上的音高并不固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音高标准,这就给音乐的交流带来了许多麻烦。 所以到1834年,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的物理学家会议上就决定用频率为440的音高来作为“标准音”,即小字一组的A(a 1 = 440 Hz)。这个音高被称为“第一国际音高”。到了1859年,,法国巴黎的音乐家和物理学家会议上,又决定将a 1定为435Hz(a 1 = 435 Hz),被称为“第二国际音高”。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第一国际音高,所以也被称为“演奏会音高”。 因此,小字一组的a就通称为标准音。 在钢琴的键盘上,靠近中间的音组是小字一组,所以人们就把小字一组的c称为中央C,是因其位于钢琴和乐音体系的中央而得名。 音 阶 1:音阶的定义 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來作为学習音乐的基礎,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音阶的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 本文摘自公众号“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