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奏教育家周广仁 为钢琴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5-04-27 08:57:04 浏览 :
爱钢琴如生命
作为钢琴师,周广仁受邀出席钱学森与蒋英的婚礼,为两位新人弹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周广仁原籍浙江宁波, 1928年出生在德国汉诺威,幼年随父母回到上海,从小迷恋钢琴,常常站在有钢琴的人家窗前,静静聆听从屋里传出的阵阵琴声。中国第一代钢琴家钱琪先生曾担任过周广仁的启蒙老师,她进入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后师从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丁善德。
抗战胜利后,周广仁继续和当时在上海的多位外国钢琴家学习。
1948年,年仅19岁的周广仁与当时堪称“远东第一”的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联袂演奏莫扎特和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在乐坛上崭露头角。她还曾作为钢琴师受邀出席“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著名歌唱家蒋英的婚礼。与一般婚礼上常用的瓦格纳《婚礼进行曲》不同,周广仁为两位新人弹奏的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更加激昂、明快。 “这样蒋英才可以与其他慢悠悠的新娘不同,踏着大步迈进会场。 ”如今谈起这段佳话,周广仁依然一脸的兴奋。上海解放时,周广仁的外国老师一个个离开上海,曾与她合作过的管弦乐队也相继解散,她的一个朋友愿意帮助她去法国深造,而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院长贺绿汀的一句“你留下吧,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人才,国家会培养你的” ,则把她留在了祖国。从此周广仁的名字和新中国的钢琴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1951年,她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参加“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后又赴东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并在钢琴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回国后她调入中央歌舞团,不久又到中央乐团担任钢琴演奏员。1955年她到中央音乐学院跟前苏联专家进修并在钢琴系兼职, 1958年正式调入中央音乐学院。
乐器是演奏家表达音乐的工具,也是与之心灵相契的伴侣,而周广仁更是把钢琴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周广仁拥有的第一架钢琴,是17岁时祖父的一位德国朋友因回国定居而留给她的。这架“布鲁特纳”三角钢琴陪伴新主人一起快乐成长,也与她共同奏响艺术人生的壮丽诗篇。此后,周广仁从未离开过钢琴,即使是那场令人扼腕的事故,也没有成为她和钢琴之间的休止符。
1982年5月在一位外国专家的音乐会上,周广仁主动帮忙挪动三角钢琴时,钢琴的一条琴腿意外折断,使她的右手无名指被当场砸断一节,中指和小指粉碎性骨折。虽然之后经过手术,她的中指和小指保留了原来的长度,无名指却永远短了一节。对于钢琴家来说,手就是全部的生命,面对这场不幸的灾难,周广仁没有抱怨,更没有被击倒。她太热爱钢琴了,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重新弹奏心中的音乐。于是,手术后刚刚拆线没几天,她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两个受伤的手指最初一点都不能动,每动一下都钻心地疼。后来能动一点了,她就套着医生用的橡皮手套,指头前裹着棉花开始练琴。就这样,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她竟在短短一年的恢复与练习后重登舞台。在北京大学的礼堂里,肖邦《摇篮曲》抒情、唯美的旋律在她的手指下静静流淌。演出后,她把主治医生请上舞台,那一幕感人的场景,让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爱学生似亲人
看到李云迪被媒体过分追捧,她十分担忧,曾言辞恳切地希望他沉寂下来,潜心钻研业务。
当年刚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时,有人对她在演奏的黄金时期离开表演团体转入教学岗位,感到不理解。而周广仁却有着自己的志向。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了当教师的理想,因为在她的心目中,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其实周广仁很早就开始教学生了,由于父亲的反对,她要靠教比自己小的孩子解决学费问题。她认为教学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要弄清楚许多概念和问题,还得动脑筋、花时间去思考怎样改正学生的毛病。克服了学生的毛病,自己在学习上也进了一步。 ”
联系我们 | |||||||||
|
|||||||||
微信关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