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从长春走向国际艺术舞台的盲人钢琴家孙岩回到长春大学音乐学院,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大师课。听课的学生中不乏像孙岩一样全盲的钢琴演奏者。
1983年出生于长春的孙岩,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被诊断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失败后,他在母亲的鼓励下走上了钢琴演奏的道路。15岁时孙岩成为中央音乐学 院第一位盲人钢琴学生。自6岁初次登台起的二十多年间,孙岩的演出遍及包括美国卡耐基音乐厅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座城市的音乐厅,而且所到之处 均非同凡响。比如在卡耐基音乐厅的演出谢幕长达12次!他还在2005年1月于日本横滨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残疾人钢琴比赛中,从来自16个国家的180多名 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现在的盲人钢琴家孙岩既自己演奏钢琴,也涉足钢琴教育领域。昨天在课堂上,孙岩首先为同学们演奏了自己创作改编的《新梅花三弄》,接着展示了左手弹《茉莉 花》、右手同时弹《一条大河》的精湛技艺。他说,自己从小就看不见琴键和曲谱,但能从琴声中听到心声,用十指触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孙岩小时候练琴找不到盲文乐谱,只能每天摸着键盘感觉钢琴的大小。尽管这样,他还是靠着每天14小时的苦练把钢琴键盘牢牢记在了脑子里。
“你觉得盲人学钢琴有某种优势吗?”记者问。“如果有,那就是想象力。盲人因为看不到,凭借想象力感知世界。比如一说到车轮,正常人马上就想到它是什么样 子,圆的,盲人却可以把它想象成任何形式,想象空间更丰富。”孙岩说,最近这些年学习钢琴演奏的盲人不少,“不一定都会成为钢琴家,也没必要,但钢琴或者 说音乐确实让我们的思维更拓展,内心更丰盈。”
张颖欣,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四学生,全盲,从小学习钢琴演奏。昨天,她幸运地得到了钢琴家孙岩的现场指导。张颖欣演奏了一曲《肖邦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 大波兰舞曲》,这是一首很长的曲子。演奏完毕,孙岩问她,“你累吗?”“累。”张颖欣答。“这就对了,刚才弹到后面我也感觉到你累了。”孙岩说,然后从专 业演奏技巧和手法上对张颖欣予以指导,鼓励她继续钢琴演奏家的道路。
据了解,目前已经创业的孙岩这次还带来一项基金,旨在帮助那些怀揣音乐梦想的残障人士和家庭困难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