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沙,一位从铁岭走出去的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期间,成功地在全国举办多场《沙沙和她的朋友们》钢琴艺术指导专场音乐会,场场爆满,好评如 潮。后又任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评委和欧洲萨尔堡音乐节钢琴大赛评委。今年,黄沙沙选在5月10日母亲节这天回到家乡铁岭举办公益音乐会,回报家 乡,感恩家乡人民,让家乡父老免费欣赏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80后女孩黄沙沙已经在北京闯荡多年。从小学习音乐的她在圈子里已小有名气。在全国多地举办过音乐会的她,今年选择在母亲节这一天为家乡人带来一场音乐盛宴。
父亲、老师支持她走上音乐之路
“小时候奶奶家里有一架钢琴,姐姐弹得特别好,我特别羡慕,爸爸知道后就到沈阳买了当时最好的雅马哈电子琴,并请到了当时铁岭很有名气的邓建明老师教我弹琴。” 黄沙沙说。
刚开始学琴时很兴奋,可是学琴之路很艰苦,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妈妈就看着她练琴,虽然羡慕别的小朋友可以出去玩,但是黄沙沙依旧每天刻苦练习。
到了上学的年纪,黄沙沙特别想学钢琴,爸爸又给她买了钢琴。“我特别感谢我的爸爸,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支持我。”黄沙沙说,“我也要感谢我初中的班主任韩波老师,每当学校有活动,老师都会给我机会表演,鼓励我,觉着我更适合走音乐这条路。”
1999年,黄沙沙考上了辽宁歌剧院附属艺术学院,在校期间,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琴房练习,中午从不休息,晚上又最后一个离 开琴房。在此期间,沈阳师范大学钢琴系主任李涛教授给了她重要影响。“我很幸运,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她一直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样教我,考学的时候我 就住在她家。从那时起我就梦想成为像老师一样的钢琴家。”黄沙沙说。
坚持不懈走向成功舞台
为了求学,2011年开始黄沙沙住在了北京,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可是因为文化课考得不理想,她与中国音乐学院失之交臂,最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钢琴学 专业。“大学期间,除了上课我都是在琴房度过的,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考回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以后,黄沙沙先后受聘于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 院、中国音乐学院,虽然自己有了幸福的家庭、稳定的收入,但心中想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的这团火一直没有熄灭。
2013年黄沙沙终于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硕士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研究生,“我用一年的时间将研究生的课程全部修完,准备音乐会,参加学校的很多场艺术实 践演出。”读研期间,黄沙沙分别在全国多地成功举办《沙沙和她的朋友们》钢琴艺术指导音乐会,每一场音乐会都座无虚席。“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在圈子里 也越来越有名气,于是华人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刘洋先生来邀请我做钢琴大赛的评委。” 黄沙沙先后任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评委和欧洲萨尔堡音乐节钢琴大赛评委。对中国音乐走向国际舞台也作出了贡献。“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 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的专业就是中国钢琴艺术指导民族音乐方向,所以我想更多地尝试创新,将民族音乐和钢琴结合起来,带给 大家更多动听感人的作品,也为中国钢琴艺术指导这门专业作出一些贡献。”
这么多年,黄沙沙也培养了不少学生,她的学生分别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举办一场公益音乐会,回报家乡,感恩所有人。为人师表,我应该身体力行地践行作为一名老师的标准。”
举办感恩铁岭公益音乐会
“无论是作为一名青年钢琴家,还是作为艺术教育的教师,我都有一种为家乡的艺术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的情怀,所以我决定在家乡办一场公益演出。”
黄沙沙说从小父母就教育她要学会感恩。“我很爱我的家乡。作为铁岭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来宣传我美丽的家乡,用自己的力量回报我爱的家乡。”这次音乐会的“乡 音”、“民族情”、“感恩”等篇章,都与感恩家乡有关。而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曲《故乡铁岭》是黄沙沙专程为此次音乐会创作的,由她亲自填词,邀请中国著名青 年作曲家谢鹏作曲。歌曲表达了黄沙沙多年在外工作求学,思念家乡的心情。
音乐会当天正是母亲节,这是黄沙沙特意选定的日期。“每年我都会将自己的音乐会定在母亲节这一天。因为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拥有今天的幸福。 同时感谢我的家乡这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赋予我热情的性格和感恩的情怀。还要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悉心培育,感恩我的母校,感谢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们对我的支 持、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