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老师谈儿童学琴误区:家长功利心造不出“郎朗”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5-04-25 13:33:59 浏览 :
郎朗说:“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练琴都会有烦躁的时候。而朱雅芬老师不仅教我钢琴技巧,更鼓励、激发我的兴趣,及时排解我的厌弹情绪。”
有一次,郎朗准备参加某大型钢琴比赛,赛前因为紧张或厌弹,演奏的句法、声音很离谱,受到朱雅芬的批评,眼泪“哗”地就下来了。朱雅芬回忆道:“他那么努力,觉得很委屈。我便用鼓励的语气指出不足,一点点让他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最终他在5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冠。”
这个故事告诉家长和老师,孩子学琴时不能打骂,学琴的目的不只是多一种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 一学琴就得成为郎朗、李云迪 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太现实。抱着功利的学琴心态,不可能培养出下一个郎朗。”朱雅芬说,家长们不要忘记,能弹一首好钢琴的律师、医生、经济学家甚至国家领导人大有人在。“家长的心态一定要长远、开阔,学哪种乐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生活、热爱生活,不管未来从事哪个专业,音乐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联系我们 | |||||||||
|
|||||||||
微信关注 | ||
|
||